細說京劇

中國京劇
音配像精粹

目錄

其他京戲館藏

互動式介紹

圖書館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
及京劇館藏展覽

日期:二零零七年二月五日至三月九日
地點:圖書館三樓

京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具有悠久歷史,亦是我國豐富文化遺產的重要一部份。《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以保存京劇經典劇作為目標,使這項藝術得以世代流傳。圖書館希望透過今次展覽,令同學對京劇文化有進一步認識。


細說京劇

簡介:
京劇,又稱京戲、國劇,是中國國粹之一,十九世紀中期於北京形成。它糅合徽劇和漢劇精萃、吸收秦腔、昆曲、梆子、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唱腔以西皮和二黃為主。
京劇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等;劇種可分為文、武場兩類,文場所用的樂器以笛、笙、嗩吶等管弦樂器為主;武場則多用檀板和單皮鼓(班鼓)、大鑼、京鑼等敲擊樂器。伴奏樂隊由五至八人組成。當中鼓師(別稱司鼓)的地位相當於樂隊指揮。

臉譜:
京劇的一個元素就是運用色彩和線條在演員面上構成各種各樣的臉譜,因應角色、血緣、社會地位等而有所不同,臉譜的意義在於寓褒貶、辨忠奸、示年齡、明血親、陳身份。

行當(角色):
行當,亦即角色,有生、旦、淨、丑四種。生,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亦即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馬旦,彩旦(丑角);淨就是花臉,又分正淨(銅錘花臉),副淨(架子花臉),武淨,毛淨;而丑也就是諧角,可再細分為文丑,女丑兩類。

流派:
不同演員的表演風格和藝術特點,以通過師徒相傳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並形成流派。每一個流派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和劇目。主要流派如下:
- 梅派:以梅蘭芳為代表,主要劇目包括《霸王別姬》、《游園驚夢》、《洛神》等
- 荀派:以荀慧生為代表,主要劇目有《紅娘》、《花田錯》等
- 程派:代表人物為程硯秋,主要劇目則為《鎖麟囊》、《春閨夢》等
其他流派有馬(馬連良)、尚(尚小雲)、余(余叔岩)、蓋(蓋叫天)等。

代表人物:
當代著名京劇人物有「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四大鬚生」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馬連良以及宗法李春來的蓋派創始人蓋叫天等。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京劇空前繁榮的時代,當時舞臺上人才輩出,流派紛呈。但“文化大革命”的洗劫,造成了京劇演員、劇碼、觀眾三斷檔之局。過去老藝術家的演出只留下很少影像,但卻保存了不少錄音。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由前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策劃。李主席早在擔任天津市市長時就提出過用音配像的辦法搶救瀕臨失傳的京劇經典劇作,以確保京劇藝術得以世代留傳。1994年,他委託已故京劇藝術大師張君秋先生操辦此事,並開列以下各項要求:
一、 要把歷代名家的演出錄音,凡能收集到的全部錄影;
二、 先易後難,重在搶救,儘早和觀眾見面;
三、 講合作、講奉獻,一切為了京劇藝術的流傳和振興。

音配像就是選擇著名京劇老藝術家當年演唱錄音的最佳版本,由高級錄音專家和老藝術家或其弟子、後人合力編輯、整理。再選擇適當的配像演員在仍然健在的京劇前輩指導下學習表演風格、演唱技巧、形體特徵、動作節奏乃至心理創作狀態,並反復排練。最後按照錄音對口型配像,力求準確重現當年演出的唱腔美、形體美、語言美和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這項工程是聲、像、傳統文化與高新技術的完美結合,是為繼承京劇藝術而誕生的一種藝術創作形式,更是前所未有的創造、弘揚民族文化的盛舉。過程中,李瑞環主席親自關注並提出具體指示,對音配像工作鼎力支持。

工程的錄製工作由天津市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負責承辦。經過導演的前期、後期精心製作,成為音配像成品並出版發行。從而為觀眾提供聲像並茂、品位較高的京劇劇碼;以及為京劇的教學與研究,提供教材與範本。

參考資料:
http://www.zhongguoxijuchang.com/zhuanti/zt-zgjjypx.htm


其他京劇館藏

1. 中文外借書目:

書名

作者

索書號

中國京劇服裝圖譜

譚元杰繪

982.4 1704

中國戲劇藝術論

傅謹著

982 1218

京劇 : 京城戲曲文化的整合

吳毓華,宋波著

982.1 714

京劇曲譜集成

上海文藝出版社編

915.15 310

京劇見聞錄

檻外人等著

982.1 1805

京劇奇葩 : 四大名旦

任明耀著

982.107 608

京劇柳蔭記 : 音樂研究及總譜

中國戲曲研究院藝術處戲曲音樂組編

915.15 411

京劇劇目初探

陶君起編著

016.854 411

京劇談往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

854.4029 411

京劇聲韻

蘇雪安著

982.1 2011

京戲近百年瑣記

周志輔著

982.1025 807

金聲玉振—
胡少安京劇藝術

王安析著

982.9 904

粉墨春秋 : 蓋叫天舞台藝術經驗

蓋叫天口述,何慢, 龔義江紀錄整理

982.2 1105

荀慧生演出劇本選

荀慧生著

854.4 1015

荀慧生演劇散論

荀慧生著

982.2 1015

袁世海

袁世海口述,袁菁整理

982.98 1005

馬少波劇作選

馬少波著

854.4 1004

國劇的認識與欣賞

[主編王玉路]

982.1 405

國劇藝術輯論

王元富編著

982.1 404

寂莫沙洲冷:
周正榮京劇藝術

王安祈、李元皓著

982.98 805

梅蘭芳珍藏老像冊

梅蘭芳紀念館編

982.9 1121

梅蘭芳唱腔集

梅蘭芳著,盧文勤等整理

982.2 1119

梅蘭芳與中國文化

周姬昌著

982.98 1119

細說國劇

張大夏著

982.1 1103

智取虎威山總譜

上海京劇團智取虎威山劇組改編

914.15
310 1970

新編大戲考

中國唱片社編

834.87 411

當代戲曲

王安祈著

982 406

戲曲經眼錄

曾永義著

982.07 1205

2. 中文參考書目:

書名

作者

索書號

國劇與臉譜

張伯謹編

L 982.42 1107

京劇大戲考

柴俊為主編

R 982.4 1704

3. 電子資料:

《中國京劇》 – 中國期刊網
https://hksyu.idm.oclc.org/login?url=http://cjn.lib.hku.hk/kns50/Navi/item.aspx?NaviID=1&BaseID=ZGJJ&NaviLink=中国京剧

Jinxi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https://hksyu.idm.oclc.org/login?url=http://search.eb.com/eb/article-9082159


4. 互聯網資料:

網名

網址

中國京劇藝術網

http://www.jingjuok.com/

中國戲曲—京劇

http://www.novelhall.org.tw/arthur/

中國戲曲查篤撐—京劇

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chiopera/opera_02.htm

中國戲曲藝術

http://hk.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519

中國戲劇場—京劇版

http://www.zhongguoxijuchang.com/jjb.htm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http://www.dongzi.net/wenxue/zal/003.htm

時代國粹中國京劇網

http://www.shidaiguocui.com/

國劇網

http://www.guoju.com/

《戲園子》京劇世界

http://www.chineseopera.com/